欢迎访问四川省体育场馆协会官网,今天是:
场馆服务

学术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场馆服务 > 学术研究

关于利用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推进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发展的实践与思考—张弩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8-03 13:45:54     点击率:333


南充市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市体育运动管理中心主任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为了履行服务社会公众的职责,通过政府财政向各类社会体育服务机构支付费用,以购买其以契约方式提供的、由政府界定种类和品质的全部或部分体育公共产品和服务,是一种“政府出资、定向购买、契约管理、评估兑现”的体育公共服务的创新供给方式,是加快发展公共体育服务业的重要手段。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涉及领域宽、覆盖范围广,这里,我根据研讨会议要求,主要以省内二级城市体育场馆为研究对象,加快利用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推进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为研究课题,对照南充经验,结合自己感想,与大家共同探讨。不足之处,请不吝指导。

    一、对利用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对推进体育场馆管理运营改革发展的认识和实践

体育场馆尤其是大型体育场馆,是开展公共体育服务、发展体育事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于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全民健身、服务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作用。一段时间以来,相较于省管和成都市管的体育场馆,我们南充等省内二级城市的体育场馆,受制于城市、人口规模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缺资金、缺人才、缺市场,影响发挥承载的功能和作用。我认为,将场馆举办的一些赛事活动和日常管理项目争取纳入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预算,既有利于争取财政资金、盘活场馆资源。又有利于培育和壮大体育社团企业,发挥整体合力,特别是把一些体育部门精力不足、能力不强、涉足不深的项目或者环节“大家一起做、社会共同办”,不断扩大规模、造大声势、做大影响,是凸显我们二级城市体育场馆充分发挥带动和促进社会体育事业发展主力军作用的最优途径。同时,通过公开公正、规范严格的竞标操作,还能形成良性竞争,节约项目经费,把国家和省、市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关于节俭办会办赛办事的精神及相关要求落准落稳,把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压紧压实。为经济新常态形势下,推动体育场馆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动能。

   2014年开始,近3年时间里,作为南充市两个国家丙类大型体育场馆的管理单位,市体育运动管理中心共对外公开发布19个服务项目,涵盖多项国、省、市大型体育赛事、“全民健身日”、“城市体育节”等重要全民健身活动,以及场馆安全、绿化管理等工作领域。共有40余家企业和体育组织参与公开竞标,社会资金利用总量达到300余万元,所有项目全部按期按质按量完成,参与群众30余万人次,辐射范围覆盖南充市辖3区5县1市,达到了高效化规范化使用财政资金、多层次全方位满足市民群众日益增长欣赏高水平体育赛事和参与体育锻炼活动需求、展示城市魅力和健康都市形象的良好效果,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手抓、两手硬

    二、推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看到,我们在利用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推进体育场馆改革发展方面,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与先进地区相比较,先天不足、投入不够依旧是重要特征,发展滞后、提速不快仍然是主要矛盾。

    从政策层面上看,体育场馆作为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阵地,承担着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大量任务,政策覆盖的范围应该包含所有体育场馆。但在实际操作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化和随意性困难,欠缺长远规划、持续用力。我们市内的体育场馆,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项目每年报批、年年不同,而且主要针对市级直属场馆,各县(市、区)体育场馆有的有、有的没有,申报项目哪些行、哪些不行,还有的同类型项目去年砍、今年上,说不定明年又砍掉。即便一些每年都办的传统项目,采购配置量级,也可多可少、可上可下,形式不定,标准不一。说到底,主要还是依赖于本届地方党委政府重不重视、财政部门支不支持,并没有从源头上形成具有一致性、普惠性、连贯性特点、完备科学统筹和深化专项管理的运行机制。

从发展水平上看,本地社会体育企业和团体实力不强、能力不够、水平不高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近些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发展体育事业愈加重视支持,市民群体崇尚健身、追求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城乡体育人口逐年增长,群众基础日益雄厚,大众健身消费市场发展迅速,南充的体育社团组织和社会体育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这些社会体育管理经营实体,虽然为实施政府采购公共体育服务竞买提供了一定的市场保障,但普遍资金投入有限、业务范围较窄、员工待遇不高,难以吸引高水平体育专业人才加盟,更缺乏承办一流赛事、重大活动的相关经验,主要偏重于提供宣传推广、场地制作、人员服务等一些基础性或者相对简单化的工作。一些重大赛事活动还做不到完全放手、放心提供包装策划、赛事组织、氛围营造、竞赛管理、安全保卫、后勤保障、来宾接待“一条龙”服务。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从管理能效上看,我们的管理队伍整体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还有待提升。一段时间以来,干部职工在思想上行动上能力上存在薄弱环节,譬如理解认识不到位、眼界不够开阔、步子迈得太慢等问题,在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学习交流培训、引进第三方开展绩效普查、健全动态调整机制等方面的工作还做得不够好,影响监管实施效果。

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们一方面将多学习吸收借鉴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先进理念和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强化精准管控,确保量质齐升,推动工作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再上新台阶,为体育场馆不断深化改革发展营造更好环境、争取更多支持;另一方面,鼓励更多社会团体企业参与其中,通过倡导和支持地方体育名人、高水平退役运动员以及符合创业条件的资深教练员开办体育社团企业、探索与特大城市知名体育企业合作等方式,逐步构建起适应城市定位、彰显地域特点、满足发展需求的规模化、专业化、高效化的市场服务体系。

   三、关于推动政府购买服务场馆共建联动发展的建议

   在当前党和国家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全民健身成为国家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期,各级党委政府高度关心支持体育民生工作,融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于一体的体育场馆,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们诚挚倡议,在省场馆协会正确指导和牵线搭桥下,进一步密切与各兄弟城市体育场馆的联系,加强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区域协同联动,开展互利共建,推动共同发展。

一是建议协会开展政策理论方面的指导、培训和推广,推动形成普惠全川的发展态势。比如开办管理人员学习培训班、开办专家讲座或论坛,组织省内各地体育场馆相互交流或前往外省先进地区考察观摩,在中、省协会网站及知名媒体上进行深度宣传报道,等等,共同提高,集体推广,打造形成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四川经验”。

二是建议协会推动各城市体育场馆共办赛事活动,加强互联互通共同体建设。精心选择一些社会普及程度高、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共谋共商开发城际大型赛事和全民健身活动。资金上独立申报,方式上轮流主办,地点可以是区域相邻城市,也可以跨区合作,甚至覆盖全省。建立和完善全省范围内的互惠互利、资源共享的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共享平台。为推动四川体育场馆事业跨越发展做出新贡献。

谢谢大家。